有人說,青春就是年輕。
有人說,青春就是無知無畏。
在濟煤,青春就是礦燈下的成長。
大家好,我是李壯壯,去年9月,我第一次踏入濟煤的大門,既興奮又忐忑,短短幾個月,這片土地教會我的,遠比想象中更多。
在濟煤,成長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。它像一場接力賽,有人在前方領跑,有人在身后托舉——而我很幸運,遇到了這樣一群隊友。
我是馬宏政,在濟煤工作了十多年。前十年,我騎著巡邏車,在礦區的巡邏路上走了無數遍。現在在辦公室工作,崗位可以變,但責任心不能丟,方向盤和巡邏路線一樣,在心中都得有張地圖,只要公司需要,哪里都是陣地!
我是原森林,來公司三年,從變電所到司機崗,再到突然接手辦公室工作,每一步都是腳踏實地。我堅信,肩膀是壓出來的,本事是練出來的!成長沒有捷徑,扎根才能向上。只有踩過井下的底板,才能將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上。
我和森林同一年入職,從公司辦公室到選煤廠,再到魯泰、無紡布車間鍛煉,公司讓我去哪兒,我就把根扎到哪兒!多干一點兒,就多會一點兒,紙上談兵永遠比不上手上沾煤。濟煤人的成長不分男女,永遠離不開“基層”這塊磨刀石。
我入職才半年,是濟煤的新成員。每天手握方向盤,穿梭在礦區和辦公樓之間,但我更期待像前輩們一樣,去井下鍛煉、去義務勞動。雖然腰酸背痛,但那種成就感,比任何夸獎都實在。
我們見過凌晨三點的巷道,
感受過百米深處的溫度。
耳邊是轟鳴作響的機器,
眼前是工友滿臉的煤灰。
有人說煤礦苦,可成長,從不在舒適區發生。
從巡邏崗到辦公室,
從變電所到選煤廠,
我們要用腳步丈量礦山的脈絡,
用雙手托起濟煤的未來。
因為我們是扎根煤海的新一代,
我們是濟煤新青年!
青春有我,濟煤有我!